灸療到底有哪些綜合的作用呢?
灸療的保健方式是綜合的。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、相互補充、共同發(fā)揮的整體作用。如冬病夏治,貼敷膻中、肺俞、膏肓治喘的化膿灸,以及以隔附子餅灸等穴的抗老作用等,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(局部化膿灸、隔物灸)、經(jīng)絡腧穴(特定選穴),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機聯(lián)系的,并不是單一弧立的,缺其一即失去了原來的作用。
艾灸項目有哪些?
1.艾炷著膚灸法:壓灸 無瘢痕灸 瘢痕灸法溫針灸
2. 艾炷隔物灸法 :隔姜灸 隔碗灸 隔紙灸 隔礬灸 隔醋灸 隔粉灸 隔蒜灸 隔蔥灸 隔鹽灸 隔樹皮灸 隔韭菜灸 隔川椒灸 隔豉餅灸 隔附子灸 隔藥餅灸 隔面餅灸 隔藥末灸 隔泥餅灸 隔蟾蜍皮灸 隔雞蛋殼灸 隔竹圈鹽灸 隔蓖麻仁灸 隔香餅灸 隔木香餅灸
3.艾炷懸灸法:齊灸 排灸 溫和灸 回旋灸 雀啄灸
4. 艾炷隔物懸灸法 :隔布灸 隔藥紗灸 隔膏藥灸 隔藥液灸 隔藥糊灸
5.艾炷壓灸法 :指灸 襯墊灸 灸筆灸 雷火針灸 太乙針灸 運動按灸
6.鋪灸法:大灸 敷灸 長蛇灸 艾熨灸 日光灸
7. 艾灸器灸法:溫盒灸 溫筒灸 溫管灸 溫架灸 溫罐灸 熏器灸 溫籃灸 核桃殼灸 多功能艾灸器灸
8. 溫針灸及其他灸法: 溫針灸 騎竹馬灸 隔姜溫針灸 麝艾溫針灸 電熱艾針灸 隔橘皮溫針灸
蘄艾,是湖北省蘄春縣特產(chǎn),我國國家地理標志性產(chǎn)品。蘄艾植株高大,高大約150~250厘米,香氣濃烈。入藥,性溫、苦、辛、微甘。蘄艾全草入藥,有溫經(jīng)、去濕、散寒、止血、平喘、安胎等相關(guān)的作用。藥理分析揮發(fā)油對多種霉菌、球菌有抑制作用,還有平喘、鎮(zhèn)咳作用。歷代醫(yī)籍記載為“止血要藥”,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。